行業資訊
全國高速公路改擴建技術研討會在粵舉行
在廣東深汕西高速改擴建的施工現場,處處可見種類繁多的高新設備在有條不紊地生產與運行。項目應用的智能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等各式智能制造設備與智能控制系統的互相搭配,展現出智能制造在高速公路改擴建領域塑造的新優勢,工程建設在速度、靈活性和質量方面都實現了飛躍。
2024年3月19日至20日,全國高速公路改擴建技術研討會暨深汕西智能制造提質升級現場會順利召開,會議由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會和廣東省交通集團聯合主辦,廣東省高速公路有限公司與深汕西擴建管理處等單位承辦,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到會指導。來自全國各地交通行業的500多名業界代表齊聚廣東汕尾,以深汕西高速改擴建項目為工程背景,共同交流“智能制造與建造筑牢高質量發展”經驗。會上,四場平行論壇同步進行,改擴建工業化建造設計、綠色建造、智慧建造及數字化轉型等技術得到了廣泛討論。
“12項智能制造廣東成果”推廣全國
在這次研討會上,廣東改擴建項目技術專家詳細介紹了12項智能制造成果。“廣東高速公路改擴建技術一直走在全國前列,尤其是深汕西改擴建項目通過工廠化制造、裝配化施工、機械化作業實現了智慧化建造,先進的建設理念和首創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借鑒。”與會代表、陜西交控科技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樊見維表示,會上發布的技術成果引發了大家的廣泛關注。
廣東在加快粵東西北區域高速公路建設,織密完善高速公路路網的同時,聚焦干線高速公路繁忙擁堵路段和粵港澳大灣區高速公路“疏堵保暢”,1997年在省內率先啟動廣佛高速公路改擴建,在積累一定經驗的基礎上,逐步將高速公路重心從新建向改擴建轉移。
“自1997年以來,我們共組織完成六個項目共359公里的高速改擴建工程,在建的改擴建里程近800公里。”廣東交通集團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鄧小華介紹。
作為全國改擴建項目啟動最早、規模最大的企業,廣東交通集團在實施高速公路改擴建的過程中,不斷探索關鍵工程技術應用,積極推進高速公路改擴建數智化轉型,共研發全國首創技術12項,其中深汕西改擴建項目占10項,粵贛河惠改擴建、中江改擴建各1項,為高速公路改擴建項目提供了可借鑒的“智慧樣板”。
新質生產力護航改擴建工程高質量發展
深汕西智能制造提質升級現場會上,眾人紛紛將目光聚焦在高速公路四車道隧道全過程機械化建造行業空白的隧道施工技術上。在隧道施工中,項目借鑒高鐵施工的成功經驗研發單洞四車道鉆爆隧道全過程機械化建造技術,在以左線長2327米、右線長2321米的城仔山隧道為首的隧道群推行機械化施工。
“對于長距離大深埋的長大隧道,要提升施工安全性,最好的選擇是采取機械換人的方式。”廣東省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深汕西改擴建項目總工程師邱志雄介紹,項目在隧道智能化建造技術中,聚焦四車道隧道全過程機械化建造行業空白與扁坦大跨、強支快進風險特征,定制研發了長臂拱架安裝車、8小時快澆二襯臺車等智能裝備,制定了全巖性機械化工序、工法、支護參數與步距等標準,開發了三維激光點云全過程多維度信息采集與診斷系統,做到隧道建設全流程機械化,效率較傳統隧道施工工藝提高約2倍,實現了隧道安全快速、綠色耐久高品質建造。
在橋梁施工上,深汕西改擴建項目開辟不修便道、不搭棧橋等工況下橋梁智能建造的新模式,研發出樁梁一體化智能建造裝備與技術,打造全球首臺樁梁一體化智能造橋裝備,構建出一套“樁柱一體”式管樁基礎、蓋梁、雙T梁以及防撞護欄的全預制拼裝橋梁新型結構體系,還融入了北斗定位系統和自動識別環形智能焊接、三維地質建模技術等,多措并舉實現橋梁2.5天/跨快速建造。
“廣東省交通集團堅持以工程實際需求為導向開展科技創新。經過27年高速公路改擴建施工經驗的積累,集團以佛開南、開陽、陽茂、茂湛、深汕西、粵贛惠河、中江等粵東西兩翼高速公路改擴建為代表,以綠色化、工業化、數字化轉型為重點,形成一套覆蓋高速公路改擴建設計、施工和交通組織等方面的標準體系,有效促進了行業升級。”廣東交通集團總工程師李衛民表示。
更多相關信息 還可關注中鐵城際公眾號矩陣 掃一掃下方二維碼即可關注
文章推薦
- 建設項目前期工作全攻略,從目標到報批的詳細步驟
- 項目啟動流程需要遵循的6個關鍵步驟
- 項目前期工作全流程核心環節解析
- 傳統曝氣系統VS智慧曝氣系統:溶解氧波動降低60%,能耗減少35%的秘密
- 高波動進水污水廠如何降耗?中鐵城際智慧曝氣系統實現能耗降35%+水質穩達標
- 污水處理廠精準曝氣改造,中鐵城際助力污水企業實現曝氣量精準調控,節能降耗及水質提升
- 中鐵城際污水廠智能曝氣控制系統的處理效率提升效果在同類污水廠中的排名如何?
- 中鐵城際污水廠智能曝氣控制系統的處理效率提升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
- 中鐵城際污水廠智能曝氣控制系統:多模態耦合控制與低碳高效實踐
- 文旅行業專項債申報中,如何優化申報流程以提高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