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自然資源部全面部署汛期地質災害防治
央視新聞客戶端
4月13日,自然資源部全面部署汛期地質災害防治,要求各地綜合利用衛星遙感技術,摸清國內地質災害隱患底數和受威脅人口情況,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自然資源部預測,2023年我國地質災害總體趨勢接近近五年平均水平,局部地區偏重。地質災害防治重點地區為華東地區中南部、中南地區的西部和東部局部、西南地區的中南部和東北部、西北地區的東南部和西北局部。
自然資源部表示,各地要重點針對人口居住區、山區丘陵區等地加大地質災害排查力度,加強與氣象、交通、水利、應急等部門聯動和信息共享,及時發布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信息。同時,各地也要加大人類活動可能引發地質災害的源頭管控,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
自然資源部地質勘查管理司地質災害防治處處長 李曉春:持續開展精細化的調查評價,持續加強監測預警體系建設,全面提升自然資源系統防災能力。各地還要特別注意用科技創新的手段,去提高對隱患識別和發現能力,對風險的監測預警能力。
自然資源部還強調,各地要緊盯短時強降雨和極端降雨,落實好“雨前檢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做到災情險情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
自然資源部地質勘查管理司地質災害防治處處長 李曉春:自然資源部已安排66名專家,近期陸續分赴各省去駐防駐守,去指導協助各地開展好汛期地質災害防范工作。
2022年全國共成功預報地質災害905起
記者還從自然資源部了解到,2022年全國共發生地質災害5659起,與前五年同期平均值相比減少3.4%。
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共成功預報地質災害905起,避免了2.5萬余人可能因災傷亡。此外,國家還系統完成了全國地質災害高中易發區407萬平方千米713個縣(區)的地質災害隱患綜合遙感識別,完成2161個城鎮精細化調查、6615處重要隱患勘查和3.4萬戶12.5萬名受地質災害威脅群眾避險搬遷。
自然資源部表示,2022年以來國家地質災害調查評價、監測預警、綜合治理、應急處置和基層防災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更多相關信息 還可關注中鐵城際公眾號矩陣 掃一掃下方二維碼即可關注
文章推薦
- 建設項目前期工作全攻略,從目標到報批的詳細步驟
- 項目啟動流程需要遵循的6個關鍵步驟
- 項目前期工作全流程核心環節解析
- 傳統曝氣系統VS智慧曝氣系統:溶解氧波動降低60%,能耗減少35%的秘密
- 高波動進水污水廠如何降耗?中鐵城際智慧曝氣系統實現能耗降35%+水質穩達標
- 污水處理廠精準曝氣改造,中鐵城際助力污水企業實現曝氣量精準調控,節能降耗及水質提升
- 中鐵城際污水廠智能曝氣控制系統的處理效率提升效果在同類污水廠中的排名如何?
- 中鐵城際污水廠智能曝氣控制系統的處理效率提升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
- 中鐵城際污水廠智能曝氣控制系統:多模態耦合控制與低碳高效實踐
- 文旅行業專項債申報中,如何優化申報流程以提高成功率?